行业资讯
news
关于趋势,正如华南理工大学段淳林教授所说,人们总是高估短期(2到3年)的影响,但往往低估5年后或更长期出现的新趋势对社会、媒体、文化甚至是人 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乔布斯也不会想到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今天人们生活的影响。智能硬件及移动APP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的变革,引发了新一轮的发展趋势。
新趋势一:信息成为新的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形成信息流。
据IDC数据显示,iPhone在2015年出货量增至2.26亿部,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为14.3亿部,增幅为9.8%。智能手机与平板 电脑的普及,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增长。移动互联网包括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在全球范围内,2014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占整体互联 网流量的10.01%,在过去的18个月中翻了一番。相比之下该比例2009年仅为1%,2010年为3.81%。亚洲是移动互联网最活跃的地区,净使用 率约为18%。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例占个人信息量的81%,75.6%的手机用户每天都使用手机浏览器,其中63.3%用户每天使用多次。腾讯QQ 活跃用户人数达到7.519亿,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56亿~1.7亿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而微信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23亿仅用了6个月,并覆盖全球 众多国家和地区。移动互联网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广泛分享,而且也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 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的生活必需品。
新趋势二:移动互联网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消费者的“移动生活形态”,成为生活流。
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预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30794.6亿元 人民币,增长129.2%。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6547亿元人民币。传统的互联网产品正在转移阵地,逐步过渡到移动终 端。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社交网络,人脉关系,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一是智能手机成为个人的智能生活助理。二是微信智能化的 趋势。微信5.0扫一扫发布时被重视最多的是它所承载的商业化功能与重任。而被忽视的是它背后的智能技术以及这种技术变化蕴藏的趋势,或者可以说是人工智 能社会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三是电子商务的移动化趋势。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使得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 个行为都可能直接触发购买行为的产生。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199.9亿元,同比增长120.9%。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现实 生活的全面渗透,移动互联网将被应用到消费者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而进入一个真正的全民“移动生活形态”的时代。
新趋势三:数字化与智能化媒体“新概念”,消解了媒体间的边界,形成媒体流。
中科院2013年报告:数字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和最重要的发展领域,智能化新媒体对社会的渗透性增强,成为高度社 会化的媒介,并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应用智能化新媒体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中心”,呈现并重构着当代社会的文化乃至传播生态。iPad打破了传统纸媒与数 字媒体的界限;LeTV打破了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的界限,形成四屏互动、多屏合一的新的媒体流。
新趋势四: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平台,构成社会发展的全新视角,形成数据流。
在2013年学界和业界纷纷对大数据投入各种关注后,2016年“大数据”热将持续蔓延。有人曾定义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内容海 量、类型多变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的经济投入,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大数据”同 时为品牌传播活动带来了巨大结构性变革。从消费者洞察、创意到传播策略、效果评估的各个领域大数据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传统营销业。这些结构 性的变革得益于大数据带来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一方面数据统计与分析由关注随机样本数据逐渐走向关注整体数据,另一方面思维方式由局部走向整体,分析走 向综合,大数据使得碎片化得以重聚并产生价值。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品牌传播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获得精准的活动效果的评估,每一步都有精准的数据呈现,品牌主所有决策都会在精准数据支持下减少决策风险。因此,对企业而言,数据成为与企业技术、资金、品牌同等重要的资产,并以数据致胜,形成数据化决策。
新趋势五:互联网思维,无限协作与无边界聚合的外驱力发展。
大数据、云、移动应用、智能手机、模式识别、增强现实、设备场景、消费化、3D打印等技术背后的决策数字化,形成互联网思维,包括碎片化思维、创新思 维、非线性思维,实现碎片化的重聚等。无限协作是指组织与组织,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协作,最重要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作。团队与协作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浙江冠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71-88296119 传真:0571-88296119-816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大学科技园10号楼
版权所有 © 2017 浙江冠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备案号:浙ICP备17014455号-2